每到深冬,老家沙土地里的红薯收了,家家户户的红薯窖也派上了用场,“春种红薯秋打芡,寒冬腊月漏粉条” 的场景就会在村里上演。这曾是一家人甚至邻里齐上阵的大事,可如今,农村里自己纯手工做粉条的越来越少,大多是备好红薯粉,找专门作坊加工,付点手工费。
做粉条的辛苦,只有参与过的才懂。先得把红薯粉和水按比例和成软硬适中的面团,这看着简单,实则非常费力。和好粉芡,就到了考验技术的漏粉环节,得有经验的人操作,才能让漏出的粉条粗细一致,旁边还得有人不停往漏粉的工具里添和好的粉团。粉条直接漏进滚**的水里烫熟成型,再捞出来过凉水,最后挂在院子的架子上晾晒。光这制作过程,就满是人工的投入。
再看看原料成本,大概 6斤红薯才能出 1 斤粉芡,1 斤粉芡能做 2 斤左右粉条。按红薯上市时一斤 5 毛钱算,6 斤红薯就要 3 元,也就是说,2 斤粉条的原料成本最少得 3 元。可市场上有些粉条才三四块钱一斤,这样的粉条能买吗?
不少小作坊为降低成本,会用木薯粉、玉米淀粉等替**红薯淀粉,这些掺假粉条外形难辨,但成本低很多。更有甚者,用明胶等非法添加剂牟利。所以,价格过低的红薯粉条真的要慎买。若想吃正宗的,要么自己买红薯粉找靠谱加工作坊做,要么选正规厂家生产的产品。




